上海市消费者协会装修知识报告会通告全市共接到关于装修方面的投诉284件,比前两年同期增加62件,同比增长27.93%,其中九成投诉指向材料质量差。
近两年的投诉中,涉及装饰装修材料质量低劣的投诉255件,涉及装修公司拖延工期的投诉16件,涉及保修期维修收费的投诉6件,涉及装修期间加收额外费用的投诉5件,涉及装修公司卷款跑路的投诉2件。共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600万元。
市消协同时公布了4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通过设计师走“私单” 消费者自己吞苦果
2012年11月份,一消费者与某装饰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沟通中,设计师表示,通过公司材料费用比较高,如果通过他,能省5000块 钱。于是,该业主将部分装修费用直接交由设计师“代办”。其间打了两个衣橱,后来橱子接口处大面积开裂、掉漆,无法使用。业主找到装修公司,但设计师已经辞职,施工队也不是公司的。消费者想省钱却招来了烦心事。
案例二:约定条款不算数 合同成一纸空文
今年2月,业主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协议,协议中规定墙面要刷两遍腻子,做一遍修补。但是施工方只粉刷两遍,不予修补,且墙体出现裂纹。业主要求商家修补,但是维修一次未完全修好,业主要求再次修补,装修公司同意但表示要收取费用。而找遍合同条款,并没有对这一情况做明确的费用规定。消费者合同在手,却无力说理。
案例三:交了30%定金 装修公司携款跑了
业主于2015年5月份、2015年6月份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服务协议,缴纳30%定金后,装修公司电话无人接听,负责人联系不上,办公室也关门,疑似卷款跑路。
案例四:工期一拖再拖 出了问题还不给修
今年4月,业主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约定6月初完成装修。其间,公司以工人农忙等理由换了两批工程队,到7月底还没有装修完,同时出现严重的装修质量问题:厨房与卫生间地面高出客厅地面很多,厨房与卫生间墙面太厚,压缩了房屋空间。业主要求修整不合理部分,装修公司以工程结束为由不予处理。
这里城起装饰提醒各位,小心选择正规公司,谨防掉入装修陷阱。